“活”了山水“火”人文——黄柏乡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侧记

2016年09月14日 11:32:49 来源:宁德网 作者:叶陈芬 王东东,陈丽彬 陈乃椿 评论(0)

清官英名千古传 吴星银 摄

中华游氏文化园 吴星银 摄

上黄柏孝德文化公园 温建安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王东东 通讯员 陈丽彬 陈乃椿)位于柘荣西南的黄柏乡自古便是一方宝地,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游朴故里、仙姑祖庙古韵绵长;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高峰东山、蒲头梯田游客如织;这里水土肥沃、物产丰富,太子参园、油茶基地久负盛名。

近年来,黄柏乡党委、政府不断挖掘整理,充分吸收运用黄柏近千年的文化积淀,着力打造以游朴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和以游氏仙姑祈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为主,“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田园文化”为辅的独具特色的五种文化,做大做强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带动旅游,实现文化和旅游“联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游朴故里 以文会友

武陵溪水潺潺,十里稻花飘香。蝴蝶山北麓,一溪连两村,上、下黄柏村。其中,上黄柏村就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人——游朴的出生地。

村中黑瓦单檐木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前一塘活水,汩汩流淌;村中一方古井,斑驳嶙峋,名曰“寒泉冽井”。相传该村游氏,自北宋初年迁居时即掘此井,已近千年,井水清澈,冬暖夏凉,在通自来水之前,是村里唯一的饮用水源。

在下黄柏村东南约500米处,有一处“片石堂”,俗称“岩厝”“游朴读书洞”。民间相传,耕读不辍的游朴在黄柏的青山碧水间,发现了一个可供读书的天然岩洞。他便自此置身世外桃源,忘我读书,偶见山清水秀,兴之所致还刻石留文,抒发情怀,山野之间随处可见游朴亲笔的“摩崖石刻”。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油点灯夜读,游朴便把萤火虫抓来放在蛋壳里,借助壳中照射出来的微弱萤光继续苦读诗书。

“一犁春雨饶耕读,半榻宵灯学卧龙”这是古时游朴家门上的一幅对联,许多黄柏老人至今还会琅琅上口。

发掘游朴文化,是黄柏乡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突破口。

“片石堂” “摩崖石刻群” “游朴墓” “游氏祠堂”“寒泉冽井” ……黄柏乡村游规划中,许多景观创意源自游朴典故。这个山清水美、人文锦绣的黄柏家园,处处馥郁着源远流长、高古沉厚的文化古迹,似乎都在向慕名而来的人们诉说着游朴渊博的学识、高洁的情操。

除了游朴的古迹,黄柏乡还保留着多座“游氏仙姑宫”,供奉的是游氏祖宗神游氏仙姑,其中位于上黄柏村的“延寿宫”是目前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祖神庙,是海峡两岸游氏族人同宗同源血脉相承的重要实物见证。在黄柏乡境内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游氏仙姑祈福”文化民俗。2009年清明节期间,柘荣曾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首届海峡两岸游氏仙姑祈福文化节”。目前,黄柏“游氏仙姑祈福仪俗”已正式纳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以马立峰、兵工厂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以天星寺、东山寺、兴福寺为依托的“佛教文化”;以高峰村小东山、蒲头梯田为载体的“田园文化”均在黄柏乡竞相绽放,吸引了天南地北人的目光。

以文兴游 文旅融合

有文化的旅游才有魅力,有旅游的文化才有活力。对文化产业来讲,找到人们所接受的载体,就能“让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旅游就是这样的载体。

“清幽如画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文化底蕴,到黄柏旅游就是体验文化的熏陶。”9月10日,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仍然阻止不了游客来黄柏乡的步伐。来自福鼎的苏先生站在中华游氏文化园的观景台上,看着眼前飞泻而下的瀑布,赞叹不已。

深幽曲径、森森古木、潺潺流水,再加上点缀其间的凉亭、廊桥以及带有文化意蕴的游朴典故,“中华游氏文化园”成为众多游客的必选之地。

然而,这仅仅只是黄柏乡的“一美”。

黄柏乡充分整合以“中华游氏文化园”和高峰小东山、天星寺及龙井坑峡谷为主的“一园一山一寺一峡谷”旅游资源,开发黄柏文化观光一日游;蒲洋、下坪等村着力加强整村规划、实施造福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美丽乡村”景观;高峰、长冠等村以规模化发展高山农业为主,打造“绿色田园”景观。同时,依托“游氏仙姑祈福遗俗”,进一步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和海内外游氏宗亲联谊,扩大黄柏民俗文化的传播面与影响力。

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黄柏乡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同时,加强创新,不断赋予特色文化以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地区竞争的新优势。游朴在历史上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不畏强权的形象,黄柏乡在开发其文化资源时,并不拘于历史,而是深入挖掘其年幼勤奋学习的事迹,并广泛收集其所著的诗文,树立起勤学、善思、刻苦的学习榜样,有效拓展了文化内涵,每年均吸引大量学子前来。

一条游步道,窜起黄柏上下村。相传这条“游步道”曾是游朴的钟爱之路。今天,这条徒步线路因为修起了木栈道而火爆升温,百姓、旅人、学子皆驻留下了难舍的足迹。据村干部介绍,游步道长350米,宽1.8米,以防腐木修建护栏,沿途种植观赏花卉,现已完成景观灯、文化栏、休憩亭等设施建设。它像一条纽带将上下黄柏连接地更加密切,既保障了群众、学生出行安全,也开辟了全新的观光景点。

村头村尾皆美景,乡村游催生出了美丽经济。

自大力发展五种特色文化以来,到乡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杜鹃花开季节,相约到高峰村游玩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慕名前来瞻仰游朴故里的游客四季均有;蒲头梯田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心头所好,每逢春耕秋收,“摄友”纷至沓来;每次天星寺举办佛事法会时,均有众多信徒前往参加,这一切都为黄柏乡带来了巨大商机。

家门口就业触手可及。沙坑里村下村自然村村民游云章协同宁德嘉耕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合作社,吸纳周边农户35户,其中15名为精准贫困户。建设农家乐、流转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农业观光园,多种经营多种创收。“农家乐下个月就可以开张,将成为脱贫致富新手段。”

“种在地里是风景,卖出去是钞票。”高峰村的夏萝卜、上黄柏的败酱草、倒流水养殖的田螺,黄柏乡曾经卖不出去的农产品,也将迎来“春天”。

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为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新渠道,对于招商引资等工作也影响积极,2012年黄柏还引进了全县首家央企——中食集团前来投资办厂。

今年8月初,从柘荣到黄柏的干线终于建成通车,原本70分钟的车程缩短至25分钟,让黄柏乡迎来了观光旅游的热潮。下一阶段,黄柏乡将邀请省设计院专家为蒲头梯田进行设计,并鼓励农户按照规划种植水稻;同时着手建设游朴书院、黄柏综合文化大楼等,推动黄柏乡乡村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wenjs

图片资讯

CopyRight©2015 柘荣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