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点绿成金”梦成真

2019年06月04日 08:49:18 来源:柘荣新闻网 作者:  评论(0)

“山景”变“钱景”,“家园”变“花园”。乡亲们的腰包鼓了,生活火了,笑脸多了,丽水念好“山水经”,“点绿成金”梦成真。

多年来,丽水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以“丽水之赞”为引领,打开“两山”通道,奋力推动以“绿起来”首先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让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丽水未来最鲜明的发展方向;不断筑牢制度堤坝,巩固深化“两山”成果,打好蓝天保卫战、治水升级战、危废清零战,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统一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走出具有丽水鲜明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奋力书写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答卷。

绿水青山孕育“绿道经济”

今年3月底,全国首场50公里城市超级马拉松赛在丽水开跑,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500名路跑爱好者奔跑在依山傍水的瓯江绿道上。此次丽水超级马拉松路线大部分都在瓯江两岸,汇集了丽水南明湖、九龙湿地公园等美丽景观,彰显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魅力。

绿水青山孕育出“绿道经济”。不断延展的美丽绿道,不仅盘活了周边村庄、道路、土地等资源,带动沿线村庄的民宿、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周边村民致富增收,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缙云仙都景区的“仙都风情绿道”,利用原防洪堤、乡村小道沿好溪依山傍水蜿蜒而建,最大程度保留了沿线的自然生态,兼顾步行和骑行功能,把仙都各景点紧密串联起来,并获得第二届浙江省最美绿道称号。

景宁县大均村的村民周仁建,在畲乡绿道建成后,第一个引入四轮自行车用于出租游客,原本不被看好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尝到甜头的他,此后扩大服务范围,购置单人车、双人车,在旅游旺季,营业额最好的一天达万余元。

松阳县大木山骑行绿道,仅仅做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小加法和互联互通的辅助线,便有效激活了4500余亩茶园。目前,该区域共带动发展民宿(农家乐)62家、床位600张,2018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

2100万亩森林“活树变活钱”

 在丽水,自然资源可以“变现”。为了让全市2100万亩森林“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丽水以森林资源信息为基础,为20万户农户建立了“林权IC卡”,评估出每一片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到户资产总额突破100亿元,农户可凭此卡到银行贷款。

“如今,村民们只要有资金需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拿着林权IC卡办贷款。村里大部分人都通过抵押竹林贷过款,解决了农民发展的资金难题。。”遂昌三仁乡小忠村村民叶樟富说,正是靠着林权抵押贷款,他如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年光是笋竹收入就有10多万元。

云和县紧水滩镇大牛村拥有生态公益林2.2万亩,2015年5月,大牛村以未来5年公益林补偿金收益向担保公司质押,银行以放大10倍的杠杆向农户发放贷款。全村共有35户累计贷款56笔,贷款资金总计680多万元,村民拿着贷款去搞种植、养殖,投资木质玩具加工厂。2016年,大牛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8000元提高到15000元。全村60%的家庭在县城买了房,70%的家庭购买了汽车。

截至2018年,丽水林权抵押贷款累计投放205亿元,单笔平均贷款金额从2007年的5.2万元,提升到16.3万元。

最“土”山村做出最“潮”旅游

阳光明媚,游人如织。5月里,行走在遂昌县高坪乡茶树坪村的乡间公路上,能看到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面庞,其中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整个村子热闹非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对茶树坪村55岁的党支部书记黄久富来说感受尤为深刻。2006年,在外做生意的黄久富响应家乡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回乡尝试着踏出了第一步。

“2006年开始,每年都有几百号人来到我们村,专程看花。”黄久富告诉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带着村中有意向的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当时只有4户人家,他们也仅仅提供农家饭。没想到一年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

尝到了“家门口赚上旅游钱”的甜头,一开始不抱有期待的村民们也转变了态度。2008年,黄久富和村里的党员带头“试水”12家农家乐的住宿经营。几年间,茶树坪村的游客不断增多,农家乐经营户也逐年攀升,发展到了56户。

作为茶树坪村内最早的12户农家乐经营户之一,村民陈樟球的农家乐年收入从10年前的几千块“巨变”到如今的10万元净利润。

2016年,茶树坪村党支部又做了一个“大胆”决定——“荒田造梦”:开发村前的几百亩高山荒田。

成立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众筹卖大米……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记录下了茶树坪村前进的脚步。

“现在我们的稻米卖到了全国24个省3个自治区,出口两个国家。”黄久富告诉记者,高山稻米的畅销,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干农活就能领上工资。

从萌芽、壮大到转型提质,茶树坪村为全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样板和借鉴。十余年间,茶树坪村书写的故事能让所有村民们拍拍胸脯,自信地说:“我们靠家乡绿水青山致富。”

“绿色银行”鼓了农民钱包

在云和雾溪乡坪垟岗村的茶园里,茶农蓝必花正在茶园里采摘品质最好的茶叶,蓝必花介绍,自己之前是种香菇的,由于村里地处水源保护地,在乡里的指导帮助下,她拆掉了原来的菇棚,开始种植黄金叶,今年茶青收购价格好,这些黄金叶让她看到了绿色经济带来的效益。

    “刚开始的时候是100多元一斤,现在的价格还保持60多元一斤。我家有5亩多茶园,一年收益有2万多元,在农村有这样的收益挺好,挺不错的。”尝到绿色发展甜头的蓝必花满心欢喜。坪垟岗村是畲族村,这里的村民原先都是靠种植水稻、香菇为生,资源发展受限,经济来源少。为了解决这一瓶颈,坪垟岗村结合自身地理特点,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将村里的200多亩良田改成茶园,并发动村里5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

积极以饮用水源保护为基础,结合独特的畲族文化和畲族风情,突出“民族”和“生态”底色,倾力打造会呼吸的“秘境畲乡”。通过产业创新、业态焕新,依托绿水青山培育具有差异性的环境利好型经济增长点,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路子。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让一亩亩绿色衍变成为一所所“绿色银行”,让农民鼓起了钱包,过上幸福生活。

巧绘绿水青山致富美画卷

清晨,山谷鸟啼。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屋檐上,缙云胡源乡蛟坑村的一幢幢民居隐约在山水间。袅袅炊烟升起,饭香飘出……

徐子富披上外套,与几位村民一起到清溪边修建景观廊桥。“五一”小长假过去了,这位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总算缓了口气,能腾出手来提升村子的旅游硬件。

“300多个车位长时间爆满,村头山脚全是游客,开业以来蛟龙大峡谷景区门票收入超过300万元,村民们个个在家门口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说起现在的村子能吃上生态旅游饭,徐子富一脸自豪。

小桥绿水,灰瓦白墙,错落有致的屋顶、挑梁,生长茂密的各式水生植物……走进蛟坑村,良好的生态本底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村落,呈现出一种山水田园风格。

2017年初,在外经商的徐子富返乡竞聘蛟坑村的党支部书记,认准穿村而过的清溪和村边的奇石山峰就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一上任就鼓动村民发展旅游,并发动全村把村庄整治成一个个小花园。

优美的环境如“梧桐树”般刚栽下,乡贤们就如“金凤凰”一样来了。开民宿、做旅游项目,真正达到一条清溪和一座山的“联动魅力”, 为蛟坑村换回了“真金白银”。

2018年以蛟坑为重点,全乡游客达20多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00万元。同时,吸引政府政策倾斜。因为项目大、影响好,现在胡源乡每年获得政府性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元,为该乡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丽水,越来越多的百姓依托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绿色摇钱树”真正结出“致富幸福果”。


责任编辑:wenjs

图片资讯

CopyRight©2015 柘荣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