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柘荣-柘荣传统艺术焕发新风采扫描

2016年05月11日 10:10:01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叶陈芬 王东东 陈丽彬 评论(0)

“柳艺”焕彩

——柘荣传统艺术焕发新风采扫描


评话艺人正在公园表演

灯谜 柘荣民间艺人协会 供图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柘荣,各种民间艺术交相辉映,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深深扎根于群众生产、生活中,影响至今。剪纸、评话、布袋戏、灯谜这些民间艺术,凝聚着柘荣人的文化和精气神,牵引着他们不被时光冲散。

薪火相传,文化流芳。2008年,柘荣升格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柘荣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扶持文化事业,推动非遗传承,让这些民间艺术之花在柘荣绽放得更加绚丽。

柘荣评话:说尽古今多少事

早上8点的仙屿公园,鸟语花香。一场柘荣评话表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身临此地,在公园门口就可听见铙钹敲击声的高亢唱腔。走进公园,只见一方小亭子里,拉开了一张小方桌,亭子下方围坐着一群老人,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前方那位说评话的艺人。

这场评话的表演艺人是吕有锡,柘荣目前唯一还在讲评话的艺人。那一张方桌上,一根竹箸,半副铙钹,老人目光如炬,神采飞扬,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唱词在抑扬顿挫、缓急有序中行云流水。到精彩处,随着“砰砰砰”的几声铙钹敲击后,他就“咿咿呀呀”地高唱起来,场内气氛也随之变得紧张……

“我13岁开始学习评话,迄今已经48年。在我刚入行时,柘荣评话从业者有近百人,但还是有赶不完的场,一年365天没有停歇。我几乎跑遍宁德地区,甚至连浙江泰顺都邀请我去表演。”回忆当年评话受欢迎的程度,吕有锡一脸自豪。

吕有锡介绍,柘荣评话以方音讲述穿插徒歌体唱调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以古朴、粗犷、高亢、雄浑的北派大书类讲史之风见长,又与江南纤巧、柔美、婉、扣、细腻的小书小说类书风相融合,尤其开场白唱诗均是说书者即兴组合、信手拈来、通俗易懂,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曾在闽东地区尤其柘荣、霞浦、福安、福鼎、寿宁等县(市)备受欢迎。

然而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年轻一代的乡民迎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再也不会为评话而“疯狂”。但评话所包含的经验、智慧、人生哲学,却仍然熠熠生辉。

在吕有锡的家里,有着上百本厚厚的话本,这些都是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同时,他也自己编写新话本,《长寿柘荣》、《新编马仙传》、《袁天禄传》等,都被他娓娓道来。

满脑子故事的吕有锡,如今最担心的是传承人问题。“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可前浪到了沙滩上,后浪还没跟上来。”他风趣地说道。以前也有两三位徒弟跟着他学,但都半途而废了。在他看来,找不到传承人的原因主要是,听众流失,回报太少。

近年来,柘荣县大力推进生态旅游,让评话又一次燃起了希望。随着柘荣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着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柘荣评话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柘荣不仅抢救、整理濒临绝种的评话艺术资料,建立健全艺术档案,每年重大节日和节假日还举办评话讲演活动,选送优秀作品和艺人参加省曲艺节比赛、民间艺术会演等。2010年“柘荣评话”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是传承和发扬评话的核心。今年柘荣计划举办评话艺术传承接班人,依托县文化馆,建立柘荣民间艺术培训中心,加强评话艺术骨干培训。并且采取资助扶持手段,鼓励民间老艺人带徒授艺。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评话是大家的共同文化遗产,我会努力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多年来,吕有锡一直恪守着这个信念。

布袋戏

指上乾坤——柘荣布袋戏 游再生 摄

柘荣布袋戏:八弦寰宇集一艺

“柘荣山水绿油油,欢迎客商到来游。狮山云雾化清气,口吸清气乐逍遥。青云宫殿进香客,混元一气有三清。长寿福地养生道,世代传流百岁人……”

一米戏台,十指翻飞。吹拉弹唱间,演绎人间百态。这便是柘荣布袋戏,它曾经给寂寞的乡村夜晚带来欢乐,为许多70后、80后们留下了珍贵而美好的童年记忆。

布袋唱乾坤,独角演春秋。布袋戏最初是由膨膨鼓演变而来的,到了唐代正式称做“布袋戏”,发展于后唐,盛于明朝。柘荣布袋戏现存可考的历史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一直延续至今。由一人一戏台组成,集吹、拉、弹、唱表演于一身。一台演出手、脚、口、身并用,两只脚踩五六种乐器,两只手演木偶,最多能让10个木偶同台表演。

在柘荣,对于布袋戏许多人并不陌生。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馆内经常都有演出,他们通常会将演出的时间和内容提前挂在门前,等到演出,馆内基本座无虚席。

在与老艺人叶岩秀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布袋戏对艺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手脚灵活而且要能说会唱。柘荣县布袋戏艺人最多时有50多位,后来因为收入太低,转行的转行,歇业的歇业,现在就剩两三位还能演,今年54岁的叶岩秀是最年轻的一位。

“从有布袋戏历史起,布袋戏演员就挑个担子,走乡串户,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三五元,到前几年的一场三五十元,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因生活所迫,叶岩秀一度也扔下了戏挑子,心里满是不舍和无奈。

“看着戏箱上的灰尘,本以为祖上传下的手艺断了,没想到这两年政府越来越重视乡土文化。先是在2005年帮助布袋戏申请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县里又出台了保护规划,拨付专项资金资助布袋戏,让我们每年下乡演出120场,一场由政府补助200元。这一下子就改变了我们的窘迫境地。”叶岩秀说,政府的“输血”让布袋戏重现生机,但要让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还得靠继承和创新。

为此,柘荣布袋戏艺人们首先在剧本上下功夫。在传承表演布袋戏传统曲目的同时,他们注重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对剧本内容进行创新,如自编宣传计划生育、防腐倡廉等剧目,也会结合当地的风土地理,创作一些乡土题材的剧本:《陈夫人传奇》、《百丈青龙会药仙》、《千年廉吏游朴》……为的就是将年轻人和小孩吸引进剧场。

“发掘、抢救、保护布袋戏对柘荣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柘荣民间艺人协会秘书长张恩金介绍,目前柘荣有关部门对布袋戏所处状况采取了一些抢救措施。比如,以文化馆为主要培训阵地,每年举办布袋戏艺术培训班,同时采取资助扶持手段,鼓励民间布袋戏老艺人带徒授艺。

培养接班人,进校园或许是不错的方法。柘荣将民间布袋戏艺术作为技能课程列入柘荣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计划,开设布袋戏兴趣小组,并组建民间布袋戏剧团,改革布袋戏演出方式和内容,以此推动布袋戏艺术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使柘荣布袋戏得以持续发展。

柘荣灯谜:谜山射虎何须箭

柘荣是我市灯谜氛围最浓厚的地区,柘荣灯谜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的灯谜活动,而在柘荣民间,灯谜也是市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逢年过节,朋友聚会,都少不了灯谜助兴。

柘荣灯谜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什么?为什么它在柘荣能够那么深入人心?如何解读它的繁盛之谜呢?从“闽东灯谜”代表性传承人袁廷福的个人经历中,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种草造林到石桥”猜福建县名,答案为“柘荣”。这是袁廷福创作的灯谜,像这样的灯谜,他还有4000多条。

“小时候,住在农村,饭后乡亲们都会坐在屋外纳凉聊天,而出谜、猜谜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游戏,我就是在那时候喜欢上了灯谜。”袁廷福告诉记者,柘荣灯谜脱胎于柘荣乡土谜语,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智慧和想象力,编造出许多贴近生活的脍炙人口的好谜语,或在茶余饭后寻开心,或在劳作间歇时消疲劳。由于口头谜语幽默含蓄,生动有趣,并能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无论是男女老少,识字与否,只要有兴趣,都能强记,并加以传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文化形式开始多样化,传统文化受新文化的冲击都纷纷面临着被取代或者断代的危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柘荣灯谜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它不但没有被新文化取代,社会影响和地位反而在不断上升。

1990年,在陆宝英、袁廷福、罗文锋、袁冷冰、方高维等一批志同道合的灯谜爱好者的倡导筹措下,柘荣县灯谜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宁德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民间灯谜艺术社团,比福建省灯谜协会成立时间还早,协会的诞生是柘荣灯谜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既要守住文化,又要跟上时代。”这成了摆在柘荣谜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敢为天下先,在灯谜天地里,柘荣人同样不乏进取创新的精神。灯谜协会与部门企业积极联系,通过计生宣传日、3·15消费者日、法制日、元宵节等主题纪念宣传日和传统节日,举办灯谜活动,谜人们创作了一大批宣传主题内容的灯谜。展猜、悬猜、竞猜、抢猜、“谜王”、每周一谜、内部互猜、对外开猜等猜谜形式更是花样百出,10多年来,举办的谜会活动达300多场次。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简到繁,柘荣灯谜始终围绕“破旧立新”这一主轴而运转。

守住传统,开拓创新,民间谜人在努力,柘荣县委、县政府更是不遗余力。

近年来,柘荣县从灯谜传承、人才培养、文化推广等各方面创新实践、鼓励扶持。2000年,柘荣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15万元用于普查、抢救柘荣民间艺术。2004年,拨款30多万元建设了柘荣民间艺术馆,将民间艺术精品陈列并展示,灯谜作品及历史资料得到了妥善的收集保存。同年6月,又拨款5万元在福建省历史名人袁天禄纪念馆内开设“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柘荣民间艺术表演馆”,将灯谜融入其中,使其有了固定的展示场所。同时,还不忘完善灯谜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中小学灯谜基地建设,稳固发展柘荣灯谜艺人队伍。每年元宵节,柘荣县都会举办“万民同乐闹元宵”灯谜一条街,十几年来从未间断。

柘荣灯谜用老传统唤起新风尚,达到了文化传承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也让柘荣灯谜人看到了希望。(记者 叶陈芬 王东东 通讯员 陈丽彬 文/图)



责任编辑:管理员

图片资讯

CopyRight©2015 柘荣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